【閱讀】《順理成章:希望,給生命力量》(洪蘭)

2009031006:53

作者/洪蘭
出版/遠流;200921初版一刷

【水瓶面面的書中重點隨手記】
(p.72)人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巧合,有時一點善心會像蝴蝶效應一樣,改變了十萬八千里外某個人的一生。塵世的財富是涓滴不入土,帶不走的,人只要一死,就沒有人會在乎你住什麼樣的房子、開什麼樣的汽車、曾經有過多少錢。但是假如你能多打開一個孩子的眼界,多啟發一個人的心智,這世界會因為這孩子而不一樣,而這孩子會因為你而不一樣,你就改變了這個世界,也增加了你自己存在的價值。人生的最終目的在創造自己和他人的不朽價值。

(p.84-85)
我們看到知識的重要性,因為知識改變觀念,觀念改變行為。其實,這就是圖書館最重要的功能——提供老百姓知識,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可惜,我們台灣一直把圖書館視為藏書庫,很多圖書館也把自己定位為被動的知識儲藏地。到現在,還有人把圖書館員視為負責借書的人,完全不了解一個好的圖書館員是主動的配合學校教學,提供老師補充教材,幫助學生完成老師指定作業的人。美國學生一週至少要去圖書館一次,因為老師出的作業中,有很多是必須借重圖書館才能完成的。

(p.86)
要使孩子打開眼界,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多讀。但是有人說,這不是又增加孩子的壓力了嗎?其實不會,只要不考標準答案就沒有問題。老師可以多教,孩子可以多讀,只要改變考核方式,孩子就沒有壓力。知識是相通的,讀得多,背景知識豐富,就容易吸收,記憶最重要的效標是意義度,有意義就會記得,多讀反而減輕學習壓力。

(p.107)
假如你有能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你會願意改變學校/社會/國際的現狀嗎?人一生一定要做一件對別人有益的事,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付諸行動,讓世界不一樣。

(p.113)
或許,我們在開書單給學生讀時,應該多放一些歷史書,讓年輕人以古鑑今,從古人的成敗學習自己做人的道理。

(p.134)
抱怨就像口臭,自己從來不覺得,但是別人受不了。一句話從我們口中出來,自己聽到了叫抒解心情,別人聽到了就變成抱怨。人都是只注意到別人的口臭,不會覺得自己口臭,所以不可在別人面前抱怨,人喜歡跟快樂、笑口常開的人在一起,因為心情會傳染的。

(p.138)
人生觀、價值觀來自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不應該用上課的方式教,更不應該考。現在學生越來越會考試,卻越來越不會做事,不如把一些上生命教育和公民課的時間釋放出來,從戲劇和小說著手,讓學生體會和感動,對他們人生的受益或許還更多些。

(p.139-140)
自己快樂是先決條件,自己不快樂,生活在你周邊的人也不會快樂;但是自己快樂以後,必須把快樂也帶給別人才是人生的目的。我父親很早以前教訓我們說,年輕時要努力賺錢,以確保自己年老不會成為子女或社會的負擔。五十歲以後要開始回饋社會,因為取之鄉里,用之鄉里。父親對於回饋社會非常堅持,一直強調過了五十歲以後要有一半的時間拿出來做公益。他所有說的話中,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金錢像肥料,用在栽培上,長出來的蔬果大家都可以享用;堆積在倉庫裡,只是一堆發臭的糞土而已。」老人家智慧之言,讓我們後輩享用不盡。

(p.146)
紀律需要從小培養,下定決心的事要堅持到底,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當把今天該做的事全部先做完後,自然就能沒有負擔的做你喜歡的事,積少成多後,有一天就發現你完成了你認為不可能的事。紀律是所有學習的根本,一個沒有紀律的人不能學,一個沒有紀律的人也不會成功。

(p.146-147)
在自己成功後還要想辦法幫助別人,西諺「Success is when I add the value to myself, significance is when I add the value to others.」當你能夠站起來後,要想辦法拉別人一把,使別人也站起來,獨善其身會使你在生命消失後沒有留下痕跡,只有兼善天下時,你的存在才有意義,這個世界才會因你而不一樣。

(p.147)
人一定要做他喜歡的事才會成功。人生最值得敬佩的是拿到一副不好的牌,透過智慧與毅力,把這副牌打到滿貫。年輕人手上最大的利器就是時間,「事在人為」,請善用你的時間,為這個地球留下一些東西,讓後人感謝你曾經出生過。

(p.150)
基本上,孩子有說不的權利,他可以做他自己,不必跟別人一樣,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外顯行為的自由不能妨害到別人,也不能因他的自由而帶給團體傷害;至於內隱的思想自由,那是他的天賦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它。

(p.167-168)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就算他先天有缺陷,後天的努力也可以改變內在神經迴路的連接方式。就像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說的:「你教你的孩子是一遍、兩遍,我教我的孩子是一萬遍、兩萬遍,我的單位是以『萬』起跳的。」這位母親果然把她自閉症的孩子教到可以說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盡心去做都會有進步。

(p.183)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今資訊發達,知識取得容易,學生或許可以自己上網得到知識,只有第一項要靠老師以身作則,做給孩子看什麼是社會接受的行為。老師要常警惕自己該如何才不辱「為人師表」這四個字。

(p.198)
學英文沒有捷徑,只有下苦功,很多技職學校學生在國中啟蒙時就沒有好老師教字母發音及拼字關係……今天要改善英文程度只有從根本做起,請教育部把錢用在刀口上,將改中正紀念堂、中正機場名字的冤枉錢拿來聘請有能力的流浪教師去偏遠學校課輔,教這些國中生基本的拼音法則。

(p.235)
我不解小學生為什麼要背《論語》,還不懂意思,背了有什麼用呢?過去台灣有很多的迷思,誤以為小孩子的記憶力比大人好,要趁小時背書。其實德國蒲朗克研究院的實驗已經說明大人的記憶還是比小孩好,大人會遺忘多是受到同質性的干擾而非記憶力不行。

(p.236)
請大人放下身段,蹲下來,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吧!童年一逝不復返,趁他們還小,不懂得爾虞我詐、不會勾心鬥角時,讓他們享受一下人生、遊戲一下吧。有了強健的身體,有了好品德,他有一生的時間去念書充實自己,不要在國小就把他們打成看到學校、看到文字就害怕。

(p.243)
「家」和「父母的愛」是孩子面對人生風浪最大的支持力。做父母的為什麼不敢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呢?對很多人來說,把愛掛在嘴邊很不習慣,但是可以在行動中讓孩子感受到。今天,就對你孩子笑一笑,,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