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愛孩子的100個方法》

2009091106:19

 

作者/蘇惠昭採訪整理
出版/天下文化;2009730第一

【水瓶面面如是說】
兒福聯盟的執行長王育敏在推薦序中寫道
這本書是兒福聯盟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合作
邀請在企業界、教育界、政治界……等各領域的名人分享親子經驗,
希望能帶領更多父母去思考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檢視自己給孩子的愛是否足夠,
愛孩子的方法是否適當!」
面面很喜歡聽不同的人分享親子經驗
分享的人是不是名人並不重要,
只要是願意付出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關愛,
我想都會有很棒很溫暖的親子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這本書有十七位父母的親密分享,
每一篇分享都令人動容,也令人有所獲。
期待兒福聯盟在不久的未來可以再出版《愛孩子的100方法》第二集,
讓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不斷從這類親子好書中得到源源不絕的能量

【書中重點隨手記】
小孩的安全感要在五歲以前建立,這也是女兒五歲以前,我以爸爸的身分全力以赴的目標。(包益民)

愛孩子最簡單的定義,我認為就是陪伴。不是每天睡前講故事的那種陪伴,不是買很多東西給她的那種陪伴,而是花時間。質無法取代量。
你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心裡都明白。不必告訴他們我有多愛你,你花時間在她身邊,靜靜欣賞她玩遊戲、畫畫,聽她說話。我們之間的對話不多,我也不是那種會逗小孩、會耍寶的爸爸。但小孩有一種直覺,你走過來是要打她或抱她,你端一杯水給她,這杯水是帶著愛或者不甘願,她都知道。
她就是知道我愛她,而且這份愛將一直持續到永遠。日復一日,久而久之,她會對自己,對她的環境感覺很放心。安全感就建立了。(包益民)

幫孩子簽聯絡簿,但不一定幫孩子檢查功課。讓孩子學習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方素惠)

大人不能一直要孩子循規蹈矩,到頭來這會讓他們失去突破現狀的勇氣。(戴勝益)

有紀律
,才能知所遵循,情緒相對穩定,身心才能平衡。快樂的人一定是非常平衡的人,被縱容的孩子絕對不會快樂——尖叫吵鬧,滿地打滾,忽而非要這樣,忽而又非不要那樣。這樣的孩子快樂嗎?(鄒開蓮)

到底犯了什麼錯,必須讓孩子自己清楚說出來,他也需要為犯錯道歉,說我不會再犯了。我真的是如此管教我這兩歲多的孩子,在他犯錯被糾正,情緒穩定後,我會問他做錯了什麼,他要道歉。
道歉很重要。人總是太自我中心,把自我放得太大太重。被縱容的孩子尤其如此,以為全世界都跟著自己轉,於是看不清楚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聯性,只感覺自己的感覺,最後變得自私自利、無法無天。(鄒開蓮)

一直到現在
,我對女兒的期許還是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做自己喜歡的事。既要學習世故,也要保持率真。做喜歡的事,這或恐是千山萬水的追尋,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當孩子說我沒興趣了,不幹了。你能不能妥協?有沒有膽量支持他們抹掉現有的一切,重新來過?
我已經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我願意支持,漫長的等待。(楊蓓)

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秘密就是讓孩子敢於發問
,並且能問出好的問題。這需要回頭追索過去人生的所有經驗,因此不適用於低年級的孩子。好問題比好答案更重要,孩子有沒有想像力、創造力以及主動探索的精神,看他們問的問題就知道了。(李偉文)

問問題需要勇氣和能力,也就是說,需要不斷的訓練。不管面對何種狀況,孩子如果能大膽的問,並且問出好問題,便等於擁有追求新知識以及超連結的能力。(李偉文)

「閱讀是只要大人辛苦兩、三年,就能讓孩子養成的一生的好習慣。但關鍵時間一錯過,以後就不容易培養了。」當了父親,李偉文給自己的使命必達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關鍵時期一般是指小三、小四。小一、小二國字認識的不多,對文字書會有抗拒,中年級開始有能力閱讀文字。但要如何開始,如何喜歡,李偉文覺得,這還要等待機緣。「沒有機緣,反而會變成一種壓力。」
李偉文所為的機緣是:讓孩子先愛上一本書,愛到等不及讀完就急著想和人分享。這書會成為觸媒,帶領孩子到下一本書、下一本書、再下一本書。(李偉文)

孩子都愛看書,但大人必須為他們挑到一本「對的書」,最好家裡就擺了很多書,各式各樣的書。「對的書」通常不是世界經典名著或偉人傳記,也不是什麼知識百科,而是一本正好可以解答孩子當下困惑的書。孩子從來不是無憂無慮,他們感應敏銳,充滿困惑。但表達能力是後天的,還沒有受過訓練。這時如果讀到一本進入他生命困境的書,想想看他會如何興奮?怎樣感動?這就是愛的開始。
……
愛,就是為孩子挑一本當下最需要的書,有著可以投射進去的情境,讓他們感受主角的困境,認同他的選擇,並且一起去歷練。大人還要堅定的相信,「閱讀不是運動競賽,不是為了知識,也不是為了作文得高分。」(李偉文)

【延伸連結】 
博客來網路書店對《愛孩子的100個方法》這本書的介紹:Link

邀您一起做公益!購買本書,50%版稅收入將捐贈兒童福利聯盟。